若微满,犹是栀子浓朴汤证。详少阳篇。
口噤不能言,因脉气初复,营血未调,脾涩不运故耳。此心中烦不得卧者,肾火上攻于心也,当滋阴以凉心肾。
邪在阳明,阳盛,故能食,此谓纯阳结;邪在少阳,阳微,故不欲食,此谓阳微结,宜属小柴胡矣。合目汗蒸蒸,谓合目出热汗也。
寒因热用,热因寒用,二味成方,而三法备矣。少阳初受寒邪,病全在表,故头痛发热与太阳同,与五六日而往来寒热之半表不同也。
未病时本有宿食,故虽大下之后,仍能大实,痛随利减也。 明诸水火相胜义,化寒变热理何难,漫言变化千般状,不外阴阳表里间。
苦、干、眩者,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。涩则少气少血,今而长则气治,故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