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此之时,宜用承气汤苦寒之剂,扶阴抑阳而泄去热气,阳邪即退,胃中真阴来复,里气和平而愈。须分轻重缓急,老少虚实,久病新发,妇人胎产,室女经水。
不得其传者,实难也。脏有寒不温之,其寒何从而除?
谨之慎之,毋怠毋忽。正伤寒者,大汗之、大下之。
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,不再录。有两证∶一曰温毒,即冬时触寒,至春而发,汗下不解,邪气不散,故发斑也;一曰热病,即冬时温暖,感乖厉气,遇春暄热而发也。
在里者,心腹胀满,外证有汗,法当下之。中暑,脉虚而伏,身热面垢,自汗烦躁,大渴毛耸,背恶寒,昏倦身不痛,与伤寒诸证大不同矣。
下利瘥后至其年月复发者,以病不尽故也,宜下之,大承气汤。暴寒温暑必有别方,直中传阴必有活法,今皆忘失而无征也。